花記好米新闻中心

吉县苹果“半岛BD体育焕新记”

2024-07-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时节,吉县果农们争分夺秒,不误农时。然而,在吉县各乡镇连亩成片的众多吉县苹果现代高效示范园里,却静寂无声,既没有果农出入进行整形修剪和给幼果套袋,也鲜有技术人员指导肥水管护和病害防治的身影。

  近年来,吉县以建设“全国优质苹果(标准)生产地”为目标,积极推动苹果产业“二次革命”,引进国内顶尖专家教授、博士团队,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和优质品种研发基地、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一院双基地”,大力推行矮化密植,因地制宜建设县乡村三级示范园160余个,全面拉开了吉县苹果全产业链发展的序幕。示范园精准布局早、中、晚熟品种,启用现代轻简化管理模式,人力、生产成本“双下降”。当下,在惜时如金的农忙时节,这些果园里只见果树不见人。

  随着轻简化矮化密植果园在吉县的“落地生根”,新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放弃了传统种植模式的部分农户,也完成了历史性的身份转换,从“果农”转变为股东和“新型农业技术工人”。

  “陈武忠明天协调苹果示范园立边杆并矫正半岛BD体育,安排铲车平整地块,安排挖掘机挖管沟并填埋。”看完微信群里的通知后,吉县壶口镇柏东村“果农”陈武忠对第二天的示范园扩建工作任务了如指掌。

  半岛BD体育

  “那一片,就是前些年我一直打理的7亩果园,现在已经不好断定具置了。”当前,不只陈武忠这样说,吉县众多果农都表达了一个相同感受:“人还是那些人,果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果园了。”

  行走在吉县壶口镇东部的塬面上,一条笔直的大道贯穿雷家庄、社堤和柏东等村,道路两旁,触目可及的都是一人多高的新品种矮化密植果树。葱郁的绿林与水泥护杆组成一个个方阵,如同接受检阅的队伍,严整有序。田间道路和农机具库、物料库、中转场地等等,因地制宜错落有致,一幅现代田园风光的画卷在黄土高原上明媚清新。

  果园从小变大、果树由乔化到矮化、品种由单一到覆盖早中晚熟品种、经营由单干到联合,管护从传统人力到机械作业,破解“致富密码”,吉县朝晖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近百户果农和吉昌镇上东村的村民,是首批“吃螃蟹”的果农,他们告别“小舢板”,成为农户+研究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多方专业市场主体联合“战斗群”的主体,迸发全新生机与活力。

  “果农要眼界宽、朝前看,新型果园集中连片,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子品质,收益也高,智慧管护精准高效还省时省力,现在我每天都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拥有“果树管理技术能手”“苹果大王”等荣誉称号的陈武忠,已经成为参与示范园建设、生产和管护的新型果农代表。

  今年3月,吉县壶口镇柏东村在推进老果园改造中发生了一件“蹊跷”事。经过前期周密准备,柏东村集中连片百亩苹果现代高效示范园建设顺利推进,然而此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彦丽却提出了“附加条件”。陈彦丽向合作共建新果园的龙头企业——山西壶口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把村民辛建国的9亩果园追加纳入集中连片区的建设中。

  经现场查看,这9亩土地和百亩示范园“遥遥相望”,既不集中,又不能连片。单是从“大园”破路掘沟通往“小园”,铺设专用管道一项,就是一笔计划外的投入,后续还存在调整匹配水肥一体等设备的功率、浇水距离增加影响精准作业、设立水泥护杆成本增加和作业机械调度复杂性变大,以及“大果园”托“小果园”不可预见的运行和管理问题等等。

  面对“节外生枝”,公司总经理杨建鹏犯了难。为什么陈彦丽会提出这个“不近人情”“不合常理”的要求呢?经了解,原来辛建国一家四口中就有三口人或患有精神障碍或年老体弱,劳动力严重不足,是村里的特殊困难户。“致富路上不能有人掉队。”陈彦丽说,“考虑到辛建国家的特殊情况,我们就想一定要帮他完成老果园改造,新品种果园宜于机械化操作,有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统一管护和统一经营,果农可以不用再早出晚归,每年享受分红就行。同时,当我发现这块地相邻的两个果园也进入了衰退期,就向企业提出追加3户果农的老果园同步进行改造。”

  陈彦丽的想法获得企业的热情响应,企业当即采取行动。在不离不弃和奉献爱心情怀的加持下,辛建国的9亩园子,连带他周边另两户村民的老果园,共计30亩的“孤岛”,以完全不同于集中连片方方正正的特殊姿态,被“大托小”改造一新,也成为了示范果园创新建设中一个鲜明符号。

  在柏东村,记者测得百亩示范园与小果园距离为300米。记者还看到,小果园依地形地貌呈“S”形状。在克服设计与施工中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后,今年4月14日,3户30亩小果园与百亩大果园同步栽植上新品种矮化密植苹果树。

  辛建国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新果树成长期间,一家人断了经济来源生活更加困难的问题,村委和企业研究决定,在果园产生稳定收益的前3年时间,每年事先预支分红款给他。目前,他已经领取到第一笔“分红”4740元。

  近年来,吉县先立后破,以矮化密植现代高效示范园项目建设为“火车头”,集中力量推进苹果产业升级换代,今年又完成3000亩的示范园建设任务。同步,正推进打造集苗木繁育、观光采摘、现代研学、写生基地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柏东村这一创新形态“S”形的不规则现代果园,宛如一座“绿色”丰碑“鲜活”矗立在黄色大地上,热情奏响新时代联农带农富农的和美乐章,生动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奋进篇章。

  “与其说是果农和市场的‘双向奔赴’,不如说是从‘民呼我应’到‘我呼民应’的厚积薄发。”陈彦丽说。

  “2020年以来,因为气候和市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的8亩果园没赚到钱。个人经营果园抗风险能力弱,苹果品质不稳定,基本属于‘靠天吃饭’。”吉昌镇柏凡头村果农费亚军告诉记者。

  柏东村同样存在树龄老化、品种单一、商品率低等问题。果园的小变大、旧变新、一户一园变百亩连片,不会一帆风顺,让果农放弃“自己说了算”的生产经营模式,也不会一蹴而就。“陈彦丽不厌其烦去家里、田间地头做工作,农闲的时候白天上门,农忙的时候晚上上门,从人工、经济效益等问题一一解释清楚。”杨建鹏说。

  面对矮化密植投资大、技术新等特点,村委和龙头企业密切合作,邀请专家现场讲解、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推行农民+村集体+龙头企业+科研团队等多方主体联合共建、推出“5221”全新合作分配模式进行持股和分红等等。在村民眼里,村委总是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情随叫随到。

  2023年,柏东村先行一步,建成矮化密植示范园247亩。今年,完成“大(100)托小(30)”示范园130亩。“矮化密植见效早、收益高,我们相信政府,相信陈书记,跟着一起干,没有错。”村民们这样说。

  由县城向北6公里,是吉县近年风生水起的“欢乐田园 趣玩上东”。2021年3月,吉昌镇选派有着20余年农村工作经验的镇民政所所长薛文荣担任上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践行“乡村建设为谁而建,乡村振兴为谁而兴”,积极推行“民呼我应、说事议事”工作机制,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水涨船高”。

  人心齐、泰山移。2023年,上东村打造占地103亩、种植12300棵宫腾富士、2300棵嘎啦的“拾秋果园·现代高效示范园”,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蹚出新路。示范园由上东村怡然苹果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示范园今年即产生收益,明年达到丰产。上东村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合作方式,新品种苹果收入在除去税金、生产和管理费用后按照“532”比例分配,50%用于社员分红,30%作为合作社滚动资金,20%为村集体所有。

  建设“拾秋果园”之前,上东村已经尝到了“甜”苹果。2021年9月,村集体以216亩集体土地入股,与吉县超正果业合作打造了占地500亩的吉县苹果高新技术园,每年村集体收取承包金及分红11万元。2022、2023年上东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2023年初,上东村向全村1429名股民进行了首次分红,村民所得共计14.29万元。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把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把产业留在了农村,收益用在了农业,是一条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薛文荣说,“目前,我们正在打造第二个(占地)234亩的苹果高效示范园,上东村的明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吉县中垛乡马连滩村,相同的联农带农富农也让全村人合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自2017年开始,马连滩村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支部牵头成立吉县申牛有机苹果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变股民,实现了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结合实际、群众拥护的发展新路。

  当前,马连滩村在已有265亩智慧果业示范园基础上,又平整出120亩土地用于现代高效示范园建设。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力等方式入股,示范园果树进入盛产期后,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300万元,预计分红户均可突破万元关口。

  “合作社每年分红后的盈余,全部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让全体村民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的福利,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创收和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马连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政晖告诉记者。

  当前,由马连滩村与周边村庄合作共建,并由吉美牧业公司参股,共同建设占地100余亩、投资400万元的肉鸡养殖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中。

  在“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全新合作模式下,农民变为股东,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果农告别独立管理经营,成为“甩手掌柜”,“以农民为主体的联合共建模式,是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振兴道路,建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对小农户的服务,把产业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才能更大程度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吉县乡村全面振兴激发强大持久的内驱力。”吉县果业中心负责人说。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变化,对苹果的质量和标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一家一户一果园’分散经营模式难以跟上发展变化。农村年轻人减少,果园经营者劳动力减弱造成的果农‘干不了’,因天气变化和行情波动等不可抗力带来的收入减少、资金断流造成果农‘干不成’,因技术不精、管理滞后造成果农‘干不好’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由于苹果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难以通过土地流转、生产托管、承包等手段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吉县果业中心负责人说。

  谷雨时节,壶口镇柏东村苹果现代高效示范园里间作的油菜也开花了,放眼望去,高处苹果花簇簇洁白,贴地草绿茵茵,中间金黄灿烂。“双花”香飘沃野,蜜蜂忽上忽下,授粉效率极大提高。

  4月18日,常驻吉县苹果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的山东农大园艺学院果树系教授张继祥在苗圃里查看了苹果砧木幼苗生长情况后,照例又来到示范园,“这100亩果树就是我们去年4月20日栽植的第一批新品种果树,有秋映、吉美人、吉州红、绯翠、信浓甜、信浓金等早、中、晚熟新品种,苗木成活率达到99%,主枝健壮,枝条匀称,树高3米左右。出于保护目的,避免‘小马拉大车’对树体造成伤害,我们采取限花限产措施,每棵树的花量控制在20-25朵,今年亩产为1000斤左右。从示范园的发展成效上看,在我们吉县,推行宜机化、轻简化新品种果园栽培模式,取得了成功。”张继祥说。

  吉县以示范园建设为引领,改变了吉县苹果品种单一和果农‘单兵作战’的现状,小果园联合上演了一出“大地魔术”,集中连片得以推进机械化建设高标准现代果园,从建园到生产和管护宜机化、轻简化、智能化。示范园区管理运行和新品种果树适应性等方面,在专家的指导下,达到预期目标。

  示范园在苹果砧木和新品种方面应用了“双脱毒”技术,实现了果树拔老栽幼轮换时的抗重茬、免休耕;水肥一体化设施为高效施肥、精准节水灌溉提供了保障;成型修剪、苹果收获等采取高新生物科技和现代农机,实现免刻芽、免疏花、免拉枝、免套袋等轻简化管护,两人即可完成百亩果园90%的生产与管理。展望前景,吉县东城果树站站长强贵家说:“示范园合理规划布局早、中、晚熟品种,培育一年成型、二年挂果、三年丰产的苹果特优品种,苹果产量和价格必将提升,亩产均量由之前的4000-6000斤能提升到8000斤以上,源头直采每斤苹果价格能提升2-3元,每亩地可为农民增收万元左右。”

  吉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托苹果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推广机械建园、简化整形、绿色疏花、精准施肥等轻简化技术。在7个乡镇稳步实施矮化密植示范推广,加速推进苹果产业‘二次革命’。”

  支部领办、集体为主、合作管理、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新模式新机制“破土而出”;砧木及新品种双脱毒、矮砧集约栽培、宽行通风透光、作业宜机化、生产轻简化、管护智能化等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生根开花”;当年栽树,二年挂果,三年丰产“横空出世”。在“二次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双轮驱动”下,吉县苹果产业“提档”加速。

  “2022年,县委、县政府引进了国家苹果技术工程体系的专家教授,成立了吉县苹果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专家的深度参与和指导下,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从示范园取得的成效上看,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完成了新品种在吉县环境中的适应性研究,另一方面新机制新模式受到果农拥护。最关键的是,总结提炼形成了吉县苹果现代高效示范园的栽培管理技术标准,为我们推广建设更多现代基地,以及吉县苹果产业提质升级、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完成新建矮化密植示范园3000亩的目标任务,新品种果树长势旺盛,明年就可以开花结果,产生效益了。”吉县苹果产业协会会长杨朝辉说。

搜索

网站地图